【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什么意思】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两句诗描绘的是琵琶女在众人多次呼唤后才缓缓出场的情景,她抱着琵琶,用半边脸遮住面容,显得羞涩、含蓄、神秘。
这句诗不仅形象地刻画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神态和动作,也反映了她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羞怯,也有对过往的回忆与感慨。同时,这句诗也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现身,但又带着一种矜持或犹豫的态度。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句子 | 含义解释 | 出处 | 作者 | 作用/象征意义 |
千呼万唤始出来 | 多次呼唤后才出现,表示等待很久 | 《琵琶行》 | 白居易 | 表达人物的迟疑、羞涩或不愿轻易露面的心理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抱着琵琶,用一半脸遮住,显得害羞、含蓄 | 《琵琶行》 | 白居易 | 形象描写琵琶女的外貌和心理状态,突出其神秘感和情感深度 |
三、延伸理解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仅是一句描写琵琶女出场的诗句,它还蕴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 文化象征:琵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音乐与情感的象征,琵琶女的形象也代表了古代女性的含蓄与内敛。
- 情感表达: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她艺术才华的赞美。
- 现实应用: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某人迟迟不愿露面,或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一种犹豫、矜持的态度。
四、结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诗歌中的经典描写,更是一种文化意象,体现了古人对情感、艺术和人性的细腻观察。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或事物时,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因为真正的美与价值往往藏在那份含蓄与等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