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大绑的基础意思】“五花大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将人用绳子紧紧捆绑起来的状态。这个词语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用来表现被俘、受刑或控制等场景。
一、基础意思总结
“五花大绑”字面意思是“五种花样的捆绑”,实际是指用绳子将人的四肢和身体多处缠绕固定,使其无法动弹。这种捆绑方式通常较为牢固,目的是防止被绑者逃脱或行动。
该词不仅用于物理上的捆绑,有时也引申为对思想、行为的限制或束缚,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
二、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使用场景 | 常见搭配 |
五花大绑 | 用绳子将人手脚和身体多处捆住,使其无法动弹 | 现代汉语常用语 | 文学、影视、日常表达中 | 被五花大绑、五花大绑起来、五花大绑住 |
五花 | 指多种花样或方式 | 传统武术或民间技艺 | 描述复杂动作或结构 | 五花八门、五花肉 |
大绑 | 大规模的捆绑 | 民间俗语 | 强调捆绑的力度和范围 | 大绑绳、大绑术 |
三、使用示例
1. 小说场景:
“他被敌人五花大绑,嘴里塞着布条,动弹不得。”
2. 影视台词:
“你再乱动,我就把你五花大绑扔进河里!”
3. 日常对话:
“别看他现在挺厉害,其实已经被五花大绑了。”
四、延伸理解
虽然“五花大绑”主要指物理上的捆绑,但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比喻一种精神上或制度上的束缚。例如:
- “他在体制内被五花大绑,很难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 “这套规则就像五花大绑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
五、总结
“五花大绑”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本义是用绳子将人牢牢捆绑,使其失去行动能力。在不同语境下,它可以用于描述真实的束缚,也可以引申为对思想、行为的限制。无论是哪种用法,都体现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感。
通过了解其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