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大绑的词语解释五花大绑的词语解释是什么】一、
“五花大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将人用绳子紧紧捆绑起来的状态。这个词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也频繁出现,尤其是在描写抓捕、惩罚或束缚等场景时。
从字面意思来看,“五花”指的是捆绑的方式,即用绳子交叉缠绕形成多个结;“大绑”则表示紧紧地捆绑。整体上,“五花大绑”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被严密控制、无法动弹的情景。
该词多用于形容被限制自由的状态,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夸张意味,强调被捆绑的程度之深。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五花大绑 |
拼音 | wǔ huā dà bǎng |
释义 | 形容用绳子将人紧紧捆绑,无法动弹。 |
出处 | 无确切出处,为民间常用俗语。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被捆绑、受拘束的情景。 |
近义词 | 束手就擒、捆得严实、死死绑住 |
反义词 |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轻松自如 |
例句 | 敌人把俘虏五花大绑,押往刑场。 |
用法说明 | 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语气较重,带有一定紧张感。 |
三、补充说明
虽然“五花大绑”常被用来形容物理上的束缚,但在现代语言中,也可以引申为精神上的压制或行为上的限制,如“思想被五花大绑”,意指思维受到严重束缚,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
此外,由于其形象生动,这一词语在影视、小说创作中也常被用来增强画面感和情节张力,是汉语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五花大绑”不仅是对身体束缚的形象描述,也在更广泛的语境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