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是瞻是什么意思】“马首是瞻”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战争中的行军和指挥方式。字面意思是“马的头朝向哪里,人们就跟随到哪里”,比喻跟随某人或某组织行动,听从其指挥或领导。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群体对某个领导者、权威或目标的追随和依赖,强调的是方向感和服从性。在现代语境中,它既可以表示积极的追随,也可以带有被动或盲从的意味,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马首是瞻”原意是指战马的头朝向哪里,士兵就跟随到哪里,引申为跟随领导者或权威行动。该成语强调方向性和服从性,常见于描述团队、组织或个人对领导者的依赖或追随。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盲目跟从。
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马首是瞻 |
拼音 | mǎ shǒu shì zhān |
出处 | 《左传·襄公十四年》:“晋侯使韩起如楚聘,楚子问郑伯曰:‘子何以知之?’郑伯曰:‘我闻之也,马首是瞻。’” |
字面意思 | 马的头朝向哪里,人们就跟随到哪里 |
引申含义 | 跟随领导者或权威行动,听从指挥 |
使用场景 | 描述团队、组织或个人对领导者的依赖或追随 |
语义色彩 | 中性偏褒义(可指积极追随,也可指被动盲从) |
注意事项 | 应结合上下文理解,避免误用为完全的盲从行为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首是瞻”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更在现代语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理解其内涵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