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退出指标五通七有指什么】在脱贫攻坚战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精准脱贫标准,以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其中,“五通七有”是贫困村退出的重要评估指标,用于衡量贫困村是否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能力。以下是对“五通七有”的详细解读,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一、什么是“五通七有”?
“五通”是指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七有”则是指贫困村在公共服务和基本保障方面应具备的七项基本条件,包括有学校、有卫生室、有文化活动场所、有安全住房、有稳定收入来源、有社会保障、有集体经济。
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推动贫困地区改善民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最终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二、“五通七有”具体内容详解
(一)五通:
序号 | 项目 | 内容说明 |
1 | 通路 | 村内主要道路应为硬化路面,能够满足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需求。 |
2 | 通电 | 全村应实现户户通电,电力供应稳定,满足基本生活和生产用电需要。 |
3 | 通水 | 村内应有稳定的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保障村民日常用水安全。 |
4 | 通广播电视 | 村民能正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信息获取渠道畅通。 |
5 | 通网络 | 村内应具备基本的互联网接入条件,便于信息传播和电商发展。 |
(二)七有:
序号 | 项目 | 内容说明 |
1 | 有学校 | 村内或附近有合格的义务教育学校,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
2 | 有卫生室 | 村级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能够开展常见病诊疗服务。 |
3 | 有文化活动场所 | 村内设有文化广场、图书室等,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
4 | 有安全住房 | 村民住房应符合安全标准,无危房,保障居住安全。 |
5 | 有稳定收入来源 | 村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具备持续增收的能力。 |
6 | 有社会保障 | 村民应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基本福利。 |
7 | 有集体经济 | 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
三、总结
“五通七有”是贫困村退出的重要依据,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五通七有”,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评估和整改,确保贫困村真正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项具体指标的执行标准或相关政策,可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