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的起止点】“西气东输”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送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该工程自启动以来,已成为中国能源运输的重要动脉。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气东输”的起止点及其意义,以下是对该项目关键信息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项目概述
“西气东输”工程是指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至中国东部地区,如上海、江苏等地。该工程分为多个阶段,其中第一期工程于2004年正式投产,后续又陆续建设了第二、第三等线路,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天然气输送网络。
二、起止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工程名称 | 西气东输工程 | 
| 主要起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主要为轮南油田) | 
| 主要终点 | 上海市(部分线路延伸至江苏、浙江等地) | 
| 工程阶段 | 第一期:2004年投产;第二期:2009年投产;第三期:2015年投产 | 
| 管道长度 | 总长超过7000公里(含支线) | 
| 输送能力 | 年输气量达300亿立方米以上 | 
| 意义 | 缓解东部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 
三、工程意义
“西气东输”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性工程。它有效连接了中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与消费中心,实现了能源的高效配置。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西气东输”工程还在不断扩展和完善,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西气东输”的起止点不仅是地理上的起点与终点,更是中国能源战略布局中的重要节点。这一工程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