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鹤焚琴词语解释】“煮鹤焚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或浪费,尤其是指将珍贵、高雅的东西当作普通物品来对待,甚至加以糟蹋。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懂得珍惜、反而毁坏有价值之物的行为。
一、词语解释
-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中的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煮鹤焚琴’,岂不痛哉!”后来演变为成语。
- 字面意思:
- “煮鹤”:把仙鹤煮了吃。
- “焚琴”:把琴烧了。
- 比喻意义: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破坏高雅的情趣或价值。
- 使用场景:常用于批评对艺术、文化、情感等领域的破坏行为。
二、词语解析总结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煮鹤焚琴 |
出处 | 来源于唐代李商隐《李贺小传》 |
字面意思 | 把仙鹤煮了吃,把琴烧了 |
比喻意义 | 贬义词,表示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或浪费 |
使用场合 | 批评对艺术、文化、情感等的破坏行为 |
近义词 | 焚琴煮鹤、暴殄天物、糟蹋珍宝 |
反义词 | 珍爱惜福、爱护资源、尊重艺术 |
例句 | 他不懂得欣赏古典音乐,还把古琴拿去当柴火烧,简直是煮鹤焚琴。 |
三、延伸理解
“煮鹤焚琴”不仅是对物质的浪费,更是对精神文化的亵渎。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对艺术作品的不当处理等。因此,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文化价值。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形式的展示,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煮鹤焚琴”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