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一、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出自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这句诗通过对比边塞战士的惨死与家中妻子的梦境,深刻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悲剧与离别之痛。诗句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古代社会中战争对家庭的毁灭性影响。
该诗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与哀伤。诗中的“无定河”是古代边疆的重要河流,象征着战事频繁;“春闺”则代表了和平生活中的女性,她们在梦中仍无法摆脱丈夫的影子,表现出深切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来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陇西行》——唐代诗人陈陶 |
原文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作者 | 陈陶(唐代) |
诗体 | 七言绝句 |
主题 | 战争的残酷、离别之痛、思乡怀人 |
关键意象 | 无定河(边塞)、春闺(家庭)、梦(思念) |
表达手法 | 对比、象征、借景抒情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婉、沉重 |
文学价值 | 展现战争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反映古代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
现代意义 | 引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强调珍惜当下生活 |
三、结语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虽短短两句,却道尽了战争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在今天,我们更应铭记这段历史,珍视和平,关爱每一个家庭的团圆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