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什么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句诗描绘了九月初三夜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叹。
一、诗句解析
句子 | 含义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可怜”在这里不是“可惜”的意思,而是“可爱”、“值得珍惜”的意思;“九月初三”是农历时间,表示初秋时节,天气转凉,夜晚尤为清新动人。 |
露似珍珠 | 夜晚的露水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贵的珍珠,形容露水的美丽和纯净。 |
月似弓 | 指的是弯弯的月亮,形状像一张弓,形象地描绘了月相的变化,也增添了诗意。 |
整句诗的意思是:九月初三的夜晚真美啊,露珠像珍珠一样闪亮,弯弯的月亮像一张弓,让人感到无比喜爱。
二、诗歌背景与意境
《暮江吟》是白居易在晚年闲居时所作,描写的是傍晚到夜晚江边的景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通过“露似珍珠”和“月似弓”的比喻,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其灵动的生命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美好。
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白居易《暮江吟》 |
诗句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字面意思 | 九月初三的夜晚很美,露水像珍珠,月亮像弓 |
诗中情感 | 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露似珍珠、月似弓) |
主题 | 自然之美、生活情趣、诗人情怀 |
四、结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更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句诗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描写秋夜美景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