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阵营布局电驱动系统本土与外资将分庭抗礼

导读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驱动系统是仅次于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性能良好的电驱动系统不仅是整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电驱动系统是仅次于动力电池的核心部件,性能良好的电驱动系统不仅是整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早在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其中在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提出:对于电驱动系统技术,突破电机与传动装置、逆变器集成和高集成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等技术难题。2017年,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突破重点领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中强调重点围绕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2020年10月27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以下简称2.0版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被列为9大重点关注的技术之一。

“要吸取内燃机产业的教训,加大电驱动系统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发展,要重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与主控芯片(MCU)及软件架构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不止一次公开呼吁。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相关供应商有200余家,其中自主企业占89%。具体来看,布局电驱动系统的自主企业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整车厂或旗下配套企业,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蔚来驱动科技(XPT)、蜂巢动力等。这类企业具有先天的开发优势,由于电驱动系统与整车开发设计关系密切,因此在整车开发之初就要考虑到设计问题,但同时此类企业因参与外部竞争少、产品供应相对单一。

第二类是以电驱动系统为主业创立并发展的独立电驱动厂商,如北京精进电动、上海大郡等。这类企业具有行业内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技术观点,同时技术人才的储备比较充足,但是资本及资源整合能力相对欠缺。

第三类是传统电机电控企业,如大洋电机(已收购上海电驱动)、方正电机、汇川技术等。这类企业具有多年传统电机研发设计生产经验,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与研发能力,但对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需求及技术积累相对较少。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OEM垂直整合企业目前较有优势,但未来随着第三方配套崛起及零部件企业的强强联合,会形成2-3家电驱动总成头部企业,且是具有独立性、技术实力、整合能力的新能源零部件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