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那首诗里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对联,常被用于表达对忠良之士的敬仰和对奸佞之人的谴责。这句话虽常被误认为出自某一首古诗,但实际上它并非来自传统古诗,而是出自清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袁枚所撰的《随园食单》中的附录——《题岳王墓》。
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句对联,最早见于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附录《题岳王墓》中。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句,但因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被广泛引用和传颂。该对联表达了对南宋名将岳飞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奸臣秦桧的愤恨与批判。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附录《题岳王墓》 |
是否古诗 | 不是传统古诗,而是对联 |
作者 | 袁枚(清代文学家) |
内容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含义 | 表达对忠良之士的敬仰和对奸佞之人的谴责 |
背景 | 岳飞被害后,葬于杭州西湖边,秦桧等奸臣被铸成铁像跪在岳庙前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纪念岳飞、弘扬忠义精神的场合 |
三、补充说明
尽管这句对联并非出自古诗,但它因情感真挚、寓意深远而被广泛传播。在现代,它常被用于教育、文化宣传、旅游景点介绍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此外,由于其语言简洁有力,也常被用作书法作品或匾额上的题词,进一步增强了其文化影响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虽非古诗,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忠奸分明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对奸佞行为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