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文学中,《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一句常常被人们引用,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这句词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其晚年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原文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翻译成现代汉语则为: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春天的气息已经消散。
薄薄的丝绸被难以抵挡清晨的寒冷。
在梦中我忘记了自己是羁旅之人,短暂地享受着欢愉。
不要独自倚靠栏杆,遥望那无限的江山,
离别时轻易而归期却难再相见。
就像那流水中的落花,春天已经远去,
这世间的变化犹如从天堂到人间的转变。
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作者以落花随流水而去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而“天上人间”则暗示了这种变化的巨大反差,既有对昔日荣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在经历了由帝王到囚徒的巨大变故之后,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哀愁与反思。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人类共同经历的一种深刻表达。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同时也接受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因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