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长物的意思】“身无长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晋书·王恭传》。原意是指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非常贫穷或生活简朴。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清贫、简朴,甚至有时也带有自谦的意味。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身无长物 | 指身体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引申为生活贫困,没有多余的财物或物品。 |
二、出处与典故
- 出处:《晋书·王恭传》
- 原文:王恭从京还,尝与王忱(王忱是东晋名士)共坐,王忱问:“卿何以不作五色绫?”王恭曰:“我虽无长物,然亦不欲以虚言欺人。”
- 意思:王恭从京城回来后,和王忱一起坐着,王忱问他为什么不穿五色绫做的衣服,王恭回答说:“我虽然没有多余的东西,但也不愿意用假话欺骗别人。”
三、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形容贫穷 | 他出身贫寒,身无长物,靠自己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
自谦之词 | 我虽身无长物,但心怀感恩,愿尽己之力帮助他人。 |
描述简朴生活 | 她生活简朴,身无长物,却过得充实而快乐。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囊空如洗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富甲一方 |
五、总结
“身无长物”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最初用于描述物质上的匮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它不仅可用于形容经济上的贫穷,也可用于表达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简朴的生活方式。在日常使用中,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误解其含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身无长物”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没有多余的东西”,更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