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并踵的意思】“昂首并踵”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姿态或行为状态。它字面意思是“抬头挺胸,脚跟并拢”,通常用来形容人精神饱满、姿态端正、自信满满的样子。
在古代文献中,“昂首并踵”多用于描写士人、将士或有志之士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坚定的意志。现代使用中,这一成语虽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仍可用于强调一个人的气度与风范。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昂首并踵 | áng shǒu bìng zhǒng | 抬头挺胸,脚跟并拢。形容精神饱满、姿态端正。 | 古代文言文献 | 多用于形容人的精神面貌或气势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昂首并踵”最早见于古代文言文,如《左传》《史记》等典籍中,常用于描绘人物的仪态与气质。随着语言的发展,该词逐渐淡出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历史研究或书法题跋中仍有保留。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昂首阔步、挺胸抬头、意气风发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低头哈腰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描写:
“他昂首并踵,立于城头,目光如炬,仿佛天地间唯他一人。”
2. 历史人物描写:
“将军昂首并踵,率军出征,气势如虹。”
3. 现代语境:
“在演讲台上,她昂首并踵,展现出十足的自信。”
五、总结
“昂首并踵”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精神振奋、姿态端庄的状态。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特定语境下仍能有效传达一种积极、坚定的形象。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文和传统文化中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昂首并踵”的含义、来源、用法及意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