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友弟恭什么意思】“兄友弟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后来演变为“兄友弟恭”,用来形容兄弟之间关系和睦、相互尊重、互相关爱。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兄友弟恭 |
拼音 | xiōng yǒu dì gōng |
出处 | 《论语·学而》 |
含义 | 兄长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恭敬。比喻兄弟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家庭中兄弟之间的良好关系,也可引申为社会中的和谐关系。 |
二、词语解析
- 兄:指哥哥或年长的兄弟。
- 友:友爱、友好。
- 弟:弟弟或年幼的兄弟。
- 恭:恭敬、尊敬。
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家庭中,兄弟之间应该以友爱和尊重为基础,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家庭关系 | 描述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的情况。 |
文化教育 |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常用来教导子女如何处理兄弟关系。 |
社会评价 | 用于赞美一个家庭氛围良好,兄弟情深。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手足情深、亲如手足、兄弟同心 |
反义词 | 兄弟反目、手足相争、骨肉分离 |
五、延伸理解
“兄友弟恭”不仅是对兄弟关系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亲情、注重礼仪的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虽然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兄弟间的情感纽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兄友弟恭”是一个表达兄弟之间和睦相处的成语,强调了兄弟之间应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