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农全诗闵农古诗讲解】《闵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反映农民疾苦、表达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歌。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艰辛生活和统治阶级的冷漠无情。
一、诗歌原文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诗歌
《悯农》是李绅《古风二首》中的第一首,全诗只有四句,却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内涵。通过描绘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情景,以及粮食来之不易的事实,抒发了作者对农民的怜悯之情,也批判了那些不劳而获、不知稼穑艰难的人。
三、诗歌讲解要点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绅(唐代诗人)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关心农民疾苦,提倡珍惜粮食 |
意象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情感 | 同情、怜悯、感慨 |
表现手法 | 白描、对比、反问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富有画面感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 |
四、诗歌赏析
“锄禾日当午”描绘了农民在酷热的中午仍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现了他们的勤劳与坚韧;“汗滴禾下土”则进一步强调了劳动的艰辛,汗水滴落在土地上,象征着付出与收获之间的联系。
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反问的方式,提醒人们每一粒米饭都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这种朴素的情感表达,使整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五、总结
《悯农》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深刻,语言通俗易懂,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反映民生疾苦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李绅对农民的深切关怀,也传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劳动价值的肯定。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教育后代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重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