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移动出行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浪潮

导读 过去人们的出行方式比较固定,开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或打出租车。但现在,移动出行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浪潮。据全球知名咨询

过去人们的出行方式比较固定,开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或打出租车。但现在,移动出行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浪潮。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预测,出行市场的市值可能高达3.6万亿美元,使得市场上出现了EVCARD、GoFun、长安出行、Zipcar、Turo等共享汽车公司;滴滴出行、神州专车、优步(Uber)、易到用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美团打车、Lyft等网约车公司;摩拜单车、ofo、Zipbike(Zipcar与Zagster合作推出)等共享单车公司,以及一系列提供电动车、轻便摩托车等共享服务的公司。目前,不开车的通勤者可以在一周(甚至一天)的时间内选择多种出行方式。

不过,目前来看,出行服务的发展势头却遇阻。在近日举行的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茉莉科技创始人吴刚、T3出行CEO崔大勇和GoFun出行CEO谭奕都提及了出行服务的盈利难题。与此同时,放眼海外,戴姆勒(Daimler)出售了其北美出行服务子公司Moovel、出行应用提供商Citymapper面临现金短缺、优步Q2财报公布净亏损17.72亿美元。而且,Moovel北美公司前任CEO Nat Parker认为,未来会出现更多动荡;茉莉科技创始人吴刚也认为在目前阶段赔钱是必然的。

首先,供需不平衡加上服务费低(佣金低)。出行应用提供商Transit首席运营官Jake Sion就表示,虽然每天有数百万的人使用其应用程序,但只有用户真的定下行程,才能得到佣金。而且,佣金通常还低于乘车费的10%,有时甚至无法得到佣金。这一点其实与GoFun出行CEO谭奕所谈到的供需不平衡,导致无法具备一定的规模,最终导致无法盈利的观点不谋而合。刘金良也表示,出行服务其实也是服务行业,需要做好服务,靠服务赢取价值,收取服务费。但如果服务费过低,盈利当然就很困难了。

其二,大部分人在出行时,如果不开车,都偏向于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但是公共交通部门对出行公司普遍持有谨慎态度。芬兰赫尔辛基的运输公司HSL就希望乘客采用本公司的应用程序,而不是外部的出行平台(在此类平台,可以使用公共交通服务)。当芬兰法律要求HSL向出行公司支付与kiosk等运营商相同的佣金时,HSL选择不向所有出行公司支付佣金。在伦敦,Citymapper会购买公交卡,然后打折出售给用户,不会与伦敦交通局以及当地的交通部门进行协调。最近,荷兰出行公司Tranzer的合伙人Sanneke Mulderink也指出,交通运输部门对出行公司的抵制就是人们采用出行服务最大的障碍。

其三,虽然有些出行公司会通过提供多项出行模式的订阅服务来获取收入,但是,扩大规模可能会很难。例如,出行订阅服务先驱MaaS Global公司就在赫尔辛基每月收取59.7欧元,以提供公交、共享单车和出租车折扣。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mpo Hietanen表示,在赫尔辛基110万居民中,已经有超过1万的居民采用其应用,远超其他市场的用户。但是市场研究却表明,大多数芬兰人只有在出行公司提供的折扣为当前出行支出的30%时,才会购买订阅服务。这对于出行服务供应商而言是一个很高的门槛,尤其是车主会低估出行公司在运营和维护车辆上的花费。

在2020汽车蓝皮书论坛上,GoFun出行CEO谭奕还提到一个原因:产业链太长。如果无法将出行服务产业链中的利润挤掉,无论有司机还是无司机,无论是有人服务还是无人服务,都无法将本来应该成为利润的部分变回来。产业链长可能就会造成运营体系不健全,只要车辆维护(软硬件)、人员管控、出行平台管理等其中一个环节不够完善,就会导致出行服务盈利难。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出行服务人力成本在逐年提高,加重了企业运营负担与用户出行成本。一方面是因为就业人员平均收入持续增加,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在用户的出行付费中,司机人力费用占一半以上。这些都给出行服务盈利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还有一个出行服务公司无法控制的变量:当地的交通政策。因为只有政府实施了有利的交通政策,如保护自行车车道以及提高私家车费用等,才能真正普及出行服务。此外,如果政府没有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出行服务也会难以推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