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尘莫及什么意思】“望尘莫及”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他人,无法跟上或达到对方的水平。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能力、成就或速度的钦佩,同时也暗示自己或他人难以企及。
一、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望尘莫及
拼音:wàng chén mò jí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曰:‘天下吏士,闻风而动,若疾风之过耳,岂有不从者乎?’……诸将皆曰:‘愿得一见。’援曰:‘吾今为将军作计,非为己也。’于是与诸将议,欲以轻骑击之。诸将皆曰:‘不可。’援曰:‘若其势急,可先击之。’诸将曰:‘不如待其自败。’援曰:‘若其势急,可先击之。’遂遣轻骑击之,果大破之。……时人谓之‘望尘莫及’。”
释义:望着前面的尘土,却无法追上。比喻远远落后,无法赶上。
二、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用于形容能力差距 | 他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我们望尘莫及的高度。 |
用于形容速度差距 | 那辆车的速度太快了,我们根本望尘莫及。 |
用于表达敬佩之意 | 他对知识的掌握令人望尘莫及。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望而生畏、望洋兴叹、遥不可及 |
反义词 | 并驾齐驱、齐头并进、比肩而立 |
四、总结
“望尘莫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他人能力或成就的钦佩,同时也说明自身与之存在较大差距。在日常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误用或过度使用。
关键点 | 内容 |
含义 | 比喻远远落后,无法赶上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用法 | 表达差距、敬佩或无奈 |
近义词 | 望而生畏、遥不可及 |
反义词 | 齐头并进、并驾齐驱 |
通过了解“望尘莫及”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准确地在语言中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