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既带水又带石的成语

2025-11-02 23:58:40

问题描述:

既带水又带石的成语,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2 23:58:40

既带水又带石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寓意。有些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巧妙地结合了自然元素,如“水”与“石”,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将总结一些既包含“水”又包含“石”的成语,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一、

在汉语成语中,“水”与“石”常被用来比喻坚韧、持久、变化或对立的关系。例如,“水滴石穿”形容持之以恒的力量;“山高水长”则表现一种深远的情谊或景致。这些成语不仅富有画面感,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哲学思考。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既带水又带石”的成语,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水”与“石”的结合,有的强调力量,有的强调意境,有的则带有象征意义。

二、表格展示

成语 含义解释 出处/来源
水滴石穿 水不断下滴,时间久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坚持不懈,终能成功。 《汉书·枚乘传》
山高水长 山高大,水长远,比喻人品德高尚,情谊深厚。 《诗经·小雅》
石破天惊 原指石头裂开,天震惊,后多用来形容事情非常惊人、出人意料。 李贺《李凭箜篌引》
水落石出 水退下去,石头就露出来了,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宋·苏轼《后赤壁赋》
石沉大海 石头沉入大海,比喻消息或人没有音信,消失无踪。 《元史·张孔目传》
水火不容 水和火不能相容,比喻两者对立,无法共存。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石室金匮 指藏有重要文献的石室和金属柜子,比喻珍贵的历史资料或典籍。 《史记·太史公自序》
水清石见 水清澈时,石头就能看见,比喻事情清楚明白,真相显现。 《后汉书·王符传》

三、结语

以上成语虽然都包含了“水”和“石”两个元素,但各自的意义和使用场景各不相同。无论是“水滴石穿”的坚持,还是“水落石出”的真相,都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些兼具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成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