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道巡道道员在清朝是什么官职】在清朝,地方行政体系中存在“道”这一层级,而“守道”和“巡道”是道级官员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虽然都属于地方官职,但在职责、级别和权力范围上有所不同。以下是对“守道”“巡道”以及“道员”在清朝的具体解释。
一、
在清朝,道是介于省与府之间的行政单位,通常设在边远或战略要地。道员是这一级别的主要官员,但根据职能不同,分为“守道”和“巡道”两类。
- 守道: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税收、民政等事务,属于常设性官员,多由中央派遣,具有实际管理权。
- 巡道:则是临时性的监察官员,主要负责巡视地方、监督州县官员、审理案件等,不具备长期驻地管理权。
- 道员:是统称,包括守道和巡道,属于正四品至从三品不等的官职。
这些官员虽不在省一级,但在地方治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在边疆地区更为重要。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守道 | 巡道 | 道员(统称) |
| 官职等级 | 正四品至从三品 | 正四品至从三品 | 正四品至从三品 |
| 职责内容 | 管理地方民政、财政、治安等 | 巡视地方、监察官员、审理案件 | 包括守道和巡道,统称道员 |
| 是否常设 | 常设 | 临时设置 | 通称 |
| 权限范围 | 具有实际管理权 | 无实际管辖权,仅具监察权 | 根据具体职位而定 |
| 设置原因 | 地方治理需要 | 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与控制 | 统称 |
| 地区分布 | 多设于内地或边疆地区 | 多设于边疆或特殊地区 | 各地均有设置 |
三、结语
总的来说,“守道”和“巡道”是清朝地方行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责。虽然“道员”是统称,但其内部仍有明确分工。理解这些官职的差异,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清代的地方治理体系及其运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