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的著作】一、
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有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被广泛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系统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农书。这部著作不仅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后世研究古代农业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该书成书于南宋时期,作者为陈旉,字仲子,号西溪,浙江绍兴人。他长期生活在江南地区,对当地的稻作生产有深入观察和实践经验。《农书》全书共三卷,约1.2万字,内容涵盖耕作制度、作物栽培、土壤管理、气候影响、农具使用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
书中首次提出了“稻田轮作”的概念,强调了土地轮换利用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深耕、施肥、灌溉、防虫等具体操作方法,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此外,书中也涉及了蚕桑、园艺、畜牧等内容,展现出一个较为全面的农业知识体系。
由于其内容详实、语言通俗,该书在当时便受到重视,并在后世流传不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的重要文献之一。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著作名称 | 《农书》 |
作者 | 陈旉(字仲子) |
成书年代 | 南宋时期(约公元12世纪) |
地域背景 |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 |
主要内容 | 稻作栽培、土壤管理、农具使用、轮作制度、病虫害防治等 |
特点 | 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图文并重 |
历史地位 | 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 |
影响 | 对后世农业技术发展和农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三、结语
《农书》作为一部反映南宋时期江南农业技术水平的经典著作,不仅记录了当时先进的稻作经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它不仅是农业技术的总结,更是古人智慧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通过研读此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脉络,以及先民在自然条件下的适应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