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桥的来历】外白渡桥是上海黄浦江上最著名的历史桥梁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的斜拉桥。它不仅承载着上海的城市记忆,也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变迁。外白渡桥的建造和使用,与上海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一、
外白渡桥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横跨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连接虹口区与浦东新区。该桥最初建于1873年,原为木结构,后因多次损坏而于1907年重建为钢架结构,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桥。外白渡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通道,也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成为上海的文化象征之一。
在20世纪中叶,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外白渡桥逐渐显得老旧,最终于1990年代被拆除,并在原址附近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斜拉桥,仍沿用“外白渡桥”之名。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桥梁名称 | 外白渡桥 |
| 建造时间 | 初建:1873年;重建:1907年 |
| 结构类型 | 木结构(初建);钢结构(重建) |
| 地理位置 | 上海市黄浦区,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 |
| 功能 | 交通枢纽,连接虹口区与浦东新区 |
| 历史意义 | 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上海历史文化象征 |
| 拆除时间 | 1990年代 |
| 新桥建成时间 | 1990年代末 |
| 现状 | 保留“外白渡桥”名称,为现代斜拉桥 |
外白渡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它的存在,记录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也承载了无数市民的回忆与情感。如今,虽然旧桥已不复存在,但“外白渡桥”的名字依旧在人们心中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