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
从原始狩猎、离群索居到转型旅游、文化交流
从高寒地区到整洁新村
......
挪穷窝、斩穷根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易地搬迁
让曾经饱受贫困之苦的他们
过上了美好新生活
↓↓↓↓↓↓↓↓↓↓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悬崖村”。曾经,村民要进出村子,必须四肢并用攀爬17段藤梯。前方是峭壁,身后是悬崖,出行很不安全。搬出大山住进县城,是不少村民的愿望。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村里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4人收拾行装,开始搬迁至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悬崖村”原址将在搬迁后启动旅游开发,修建民宿、开发景点,借旅游业助村民脱贫致富。
走下钢梯,走上楼梯,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变。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未来村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
盛夏时节,大兴安岭腹地草木繁盛。穿过层层叠叠的青松白桦,一排排褐色双层木屋映入眼帘。屋外,老人惬意喝茶;屋内,妇女们烤列巴、做鹿皮画——这里是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猎民新居点。
曾经,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世代打猎为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随着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62户、200多名猎民告别山林,搬到了新居点。为了让下山猎民生活安稳,政府出台一项项扶持政策,解决吃饭难、上学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推进产业开发扶贫。
从原始狩猎到转型旅游,从离群索居到文化交流。如今,下山定居的鄂温克人迈入了现代新生活。
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是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最大的安置区,这里有搬迁户5847户。这个暑假,震东集中安置区举办了绘画、舞蹈等公益艺术培训班,邀请专业的老师,给搬迁家庭子女提供培训,帮助他们像城里孩子一样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
2018年,赵一一家搬进震东集中安置区。美术课,是10岁的她最喜欢的课程。现在,她比以前开朗了,画画的兴趣更浓了,这个暑假,她不再觉得那么漫长了。
8岁的韦思颖非常喜欢跳舞。在老家的时候,孩子们时常与村里的大人们一起跳广场舞。去年,韦思颖一家从老家山村搬到震东集中安置区。一直希望能有专业老师指导的韦思颖,这个假期在家门口终于如愿了。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彩渠塘村的150户683名村民是2017年底开始陆续从那曲、阿里、昌都等地区极为艰苦的地带搬迁而来的。村民原来大多在高寒地区随牧而居、没水没电、缺医少药。
来到新村后,不仅衣食住行和医疗都有了保障,还靠羊八井地热温泉旅游入股分红,发展绵羊育肥、手工加工合作社等集体经济和就近就便务工增加收入,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毕节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从2017年开始至今,共有34个乡镇6372户29001人安置到位。
如今,安置点内教育、医疗、就业扶贫车间、长幼日间托养照料中心等设施齐全,搬迁群众在这里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易地搬迁绝不是一搬了之
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
穷山沟沟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
宽敞明亮的屋子
山清水秀的环境
周到齐全的配套
稳步增长的收入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为幸福灿烂的笑容沉醉
为搬出来的美好新生活喝彩!
(文 / 王莹 图片来源 /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