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李煜的《虞美人》全文

2025-05-19 12:25:08

问题描述:

李煜的《虞美人》全文,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12:25:0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生命中的绝响。李煜身为亡国之君,却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学瑰宝。

词的上阕开篇即以“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设问句起笔,将读者带入一种无尽的时空感之中。“春花秋月”象征着自然界永恒的循环更替,而“何时了”则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紧接着,“往事知多少”,点明了词人心中涌动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特别是对于李煜来说,那些曾经繁华的宫廷生活、无忧无虑的帝王生涯,如今都已成为遥远的记忆。而在“小楼昨夜又东风”一句中,东风这一意象不仅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更传递出一种无奈与伤感的情绪。最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直抒胸臆,将词人的亡国之痛推向高潮。面对明亮的月光,李煜不禁回想起昔日的故国,然而这一切如今已成泡影,只能徒增伤感。

下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情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里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物是人非的景象。尽管宫殿楼台依旧矗立,但昔日的容颜已经改变,暗指自己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巨大落差。结尾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为滔滔东去的江水,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忧愁和痛苦。

整首词语言凝练含蓄,情感深沉浓郁,充分体现了李煜作为一位杰出词人的艺术造诣。同时,它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个体命运的脆弱与无奈,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