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精准扶贫对象条件是什么】在2018年,中国继续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旨在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精准扶贫的对象是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人口。以下是2018年精准扶贫对象的基本条件总结。
一、精准扶贫对象的基本条件
1.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贫困标准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61元,而贫困户的标准通常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500元为参考(具体标准因地区而异)。
2. 无稳定收入来源或收入极低
家庭主要劳动力缺乏劳动能力,或者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如因病、残、老等原因无法从事正常劳动。
3. 居住在贫困地区或偏远山区
贫困户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
4. 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
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难以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
5. 家庭负担重,存在特殊困难
如有重大疾病、残疾人员、孤寡老人等,家庭负担较重,难以维持基本生活。
二、精准扶贫对象的认定流程
| 步骤 | 内容说明 |
| 1 | 村民申请或村委会推荐 |
| 2 | 村级评议并公示 |
| 3 | 乡镇政府审核 |
| 4 | 县级政府审批 |
| 5 | 省级备案 |
三、精准扶贫对象的帮扶措施
1. 产业扶贫: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2. 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提升其教育水平。
3. 医疗扶贫:提供医疗救助,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4. 住房保障:实施危房改造,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
5. 就业扶持: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增强脱贫能力。
四、结语
2018年的精准扶贫政策强调“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支持。通过科学合理的识别机制和多样化的帮扶手段,有效提升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