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字可以组什么词】“纳”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nà,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接受、收容、容纳”,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如“纳税”。在日常生活中,“纳”字常出现在许多词语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下面将对“纳”字可以组成的常见词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常见词语分类
1. 动词类
- 接纳:接受、接收。
- 纳入:把某物包含进去。
- 采纳:接受意见或建议。
- 缴纳:交付钱款或税款。
- 纳闷:感到疑惑、困惑。
- 纳凉:乘凉、避暑。
- 纳谏:接受劝告或建议。
2. 名词类
- 纳税:向国家缴纳的税款。
- 纳什:人名,如数学家约翰·纳什。
- 纳西族: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3. 形容词/副词类
- 内纳:指内部吸收。
- 外纳:指外部接纳。
4. 成语类
- 海纳百川:比喻包容一切。
- 兼收并纳:同时接受多种事物。
- 招贤纳士:招收有才能的人。
二、常用词语汇总表
| 序号 | 词语 | 词性 | 含义解释 |
| 1 | 接纳 | 动词 | 接受、接收 |
| 2 | 纳入 | 动词 | 把某物包含进去 |
| 3 | 采纳 | 动词 | 接受意见或建议 |
| 4 | 缴纳 | 动词 | 交付钱款或税款 |
| 5 | 纳闷 | 动词 | 感到疑惑、困惑 |
| 6 | 纳凉 | 动词 | 乘凉、避暑 |
| 7 | 纳谏 | 动词 | 接受劝告或建议 |
| 8 | 纳税 | 名词 | 向国家缴纳的税款 |
| 9 | 海纳百川 | 成语 | 比喻包容一切 |
| 10 | 兼收并纳 | 成语 | 同时接受多种事物 |
| 11 | 招贤纳士 | 成语 | 招收有才能的人 |
| 12 | 纳西族 | 名词 | 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
三、小结
“纳”字虽然笔画不多,但其在汉语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动词、名词、成语等多种词性。通过掌握这些词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书面表达,“纳”字都是一个值得学习和积累的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