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掌控一切史丹佛教授:有时候让别人帮你做决定比较好

导读 撰稿:Tina 小时候的你,是否曾经盼望着能够赶快长大? 小孩子总是天真想着,只要赶快长大,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拥有自己做决定

撰稿:Tina

小时候的你,是否曾经盼望着能够赶快长大?

小孩子总是天真想着,只要赶快长大,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拥有自己做决定的自由,不再受父母的规定与影响。但是,当你开始掌握决定权之后,真的有比较快乐吗?

选择才是痛苦的开始

我们总以为,选择越多,就越快乐、越满足,但结果似乎不是如此。史丹福大学商学院教授Baba Shiv在妻子接受癌症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不断被选择追着跑的压力,「今天该接受什么疗程?明天要不要同意这场手术?」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都在上演,压得Shiv夫妇几乎喘不过气来,也让Baba Shiv开始思索,或许掌握做决定的权利不见得比较好,相反地,还有可能令人感到惶恐。

为此,Baba Shiv做了一项决策研究,在这项实验中,他準备了两种茶品,一种是含有咖啡因的茶品,另一种则是具有舒缓功能的洋甘菊茶。同时,他也将受试者分成A、B两组,A组的受试者必须自己选一种茶来喝,而B组的受试者没有选择权,只能喝他随机从两种茶品挑选出来的一种。为了让茶发挥作用,在受试者喝完茶的五分钟后,才分别给这两组受试者三十分钟的时间解答十五题谜题,而谜题的难易度也会根据每位受试者的程度做调整。

结果显示,A组受试者解开的谜题数比B组受试者少,而且A组花费在解谜题的精力也比较少,显然较没有毅力。理论上,拥有选择权的受试者,能够依据个人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品。含咖啡因的茶品有助于提振精神;洋甘菊茶则能缓和紧张的情绪,依照自己的情况做选择应该可以表现得更好,但为什么实验结果却与原本的设想背道而驰呢?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

事实上,依据受试者的程度来调整谜题的难易度,也就是说,谜题对受试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设计成功模拟了人们无法掌握许多事情的那种不确定感,未知的结果与走向,让我们为自己做了许多假设,而这些假设往往都是负面的,悲观的思维盘据脑海,影响了答题的情绪。

除此之外,我们还忽略了一件事——人类在做出选择之后,会产生所谓的背负感,一种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心态。于是你就分心了,将部分的精力摆在思考先前的这个选择上,猜想也许当初选另外一个选项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不断在这个假设性的问题上踌躇不前,让你无法专心一致地解谜。怀疑自己的决定,会降低做决定的信心,进一步影响了你的表现,导致较不理想的结果。

这种现象不只适用于解谜题的实验,人们在投资股票、选择医疗方式等各种情境下也都会产生类似的心态与压力。康乃尔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者曾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同样显示,面对取捨反而使人有压力。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选择总是令人又爱又恨,但这也不过是人类正常的心态,我们能做的,就是放宽心别把每个选择都过度放大,有时候把决定权交给专业人士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这并不是要你别做任何决定,毕竟当你把做决定的权利交出来时,也做了一种选择。只要谨记:既然下了决定,就要勇往直前,别再回头犹豫,人生有太多的选择与不选择,别让过去的决定成为未来的障碍。

本文获TEDxTaipei授权刊登,原文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