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会因科技发展变得更好吗

导读 现代科技进步之快,在过去二三十年,已达神速,就以我们随身携带的行动电话为例︰二十年前的行动电话机身已小至可以放进口袋裏,但功能

现代科技进步之快,在过去二三十年,已达神速,就以我们随身携带的行动电话为例︰二十年前的行动电话机身已小至可以放进口袋裏,但功能也不过是电话,现在的行动电话不止机身更小更薄,而且名为电话,实质上兼具小型电脑、相机、摄影机、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器等功能。

高科技带来生活上的种种方便,没有人会否认,可是,这是否表示世界比从前好得多,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好?这个问题并没有明显的答案。

去年在科技方面的一大新闻是人工智慧围棋程式AlphaGo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乭,而更令人惊异的是,一年多后,这个人工智慧围棋程式的最新版本AlphaGo Zero已能在三天内自学围棋,并连胜击败李世乭的旧版本一百局!

人工智慧的发展将会怎样,没有人能肯定,但至少有些有识之士为此而担忧,例如着名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便认为,人工智慧继续发展下去,会不断提高能力,最后可能不受人类控制,懂得自我改进,超越和凌驾人类,甚至毁灭人类。从这方面看,科技的不断进步可能令世界对人类而言变得更坏。人工智慧的隐忧,也许已有点科幻的性质,然而,只要考虑到越来越逼切的全球暖化问题,便不难理解为何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的世界会是个反乌托邦 (dystopia)——即使不像《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裏的高科技虚无世界,也很可能是《明天过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那样的冰冷反乌托邦。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相信人类在不断进步,相信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其实,「人类不断进步」这个观念是西方的,而且要到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才开始流行起来,主要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强大信心。三百多年后,我们所见人类在知识和科技上的进步,都是运用工具理性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结果,可是,工具理性不能帮助我们决定价值取向。

价值方面的问题,例如「人应该如何过活?」、「甚么事物值得追求?」、「怎样才是丰盛的人生?」、「人生有意义吗?」,都不能只靠运用「目标-手段」式的思维来解答;因此,无论人类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善是多么的大,在精神生活方面可以毫无改进,甚至是退步。换句话说,如果高科技的世界裏没有恰当的价值,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那不见得比古代优胜——尤其是古代那些精神生活特别丰盛的时期。

的思想家大多有崇古的倾向,早至孔子,已有复古的诉求,他特别崇拜周公,并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孔子嚮往的,是周代的礼乐,礼乐不是外在的文饰,而是能确立人文秩序与价值的制度。思想家中清楚地表明相信人类不断进步的,要等到清末的康有为,他在《大同书》裏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由「据乱」进为「升平」的小康社会,再进而为「太平」的大同社会;不过,康有为的论述还是要诉诸古代着作《春秋》和《礼记》裏的理念,而且他着重的仍然是恰当的价值而不只是物质进步。对于价值和精神生活,我们有很多可以向古人学习的地方。

世界会变得更好吗?如果问的是人类的知识、科技、和物质生活水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可是,如果问的是价值取向和精神生活,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现在的教育不断强调工具理性和STEM,不重视能培养恰当价值的人文学科 (humanities),只会令情况变得更坏。

本文获授权转载,原文见鱼之乐。

核稿编辑︰欧嘉俊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