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存储器指的是什么呢】外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与内存储器(如内存)不同,它在计算机关闭后仍能保留数据。外存储器容量大、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存储大量信息,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文件等。
一、外存储器的定义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中除主存储器(RAM)以外的存储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长期保存数据,即使在断电后也不会丢失数据。常见的外存储器包括硬盘、U盘、光盘、软盘、固态硬盘(SSD)等。
二、外存储器的特点
特点 | 描述 |
非易失性 | 数据在断电后仍然保留 |
容量大 | 比内存大得多,适合存储大量数据 |
存取速度较慢 | 相比内存,读写速度较慢 |
成本低 | 相对内存而言,价格更便宜 |
可移动 | 多数外存设备可以携带和更换 |
三、常见的外存储器类型
类型 | 说明 | 优点 | 缺点 |
硬盘(HDD) | 采用磁性存储技术 | 容量大,价格低 | 体积大,读写速度慢 |
固态硬盘(SSD) | 使用闪存芯片 | 速度快,抗震性强 | 价格较高,寿命有限 |
U盘 | 便携式存储设备 | 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 容量较小,易损坏 |
光盘(CD/DVD/蓝光) | 利用激光读写 | 适合长期保存 | 容量有限,读写速度慢 |
软盘 | 过时的存储设备 | 体积小,便于携带 | 容量极小,已逐渐淘汰 |
四、外存储器的作用
1. 数据长期保存:用于存储操作系统、软件程序和用户数据。
2. 数据备份:可将重要数据复制到外存储设备中,防止数据丢失。
3. 数据交换: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4. 扩展存储空间:当内存不足时,可通过外存储器扩展可用存储空间。
五、总结
外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持久化的数据存储能力,弥补了内存容量小、断电后数据丢失的缺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外存储器也在不断演进,从传统的硬盘发展到现在的固态硬盘,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了解外存储器的种类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计算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