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什么意思】“尽善尽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它强调的不仅是“好”,而是“极致的好”,即在所有方面都达到最高标准,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尽善 | 完全做到最好,没有缺憾 |
尽美 | 完全达到美的标准,无可挑剔 |
合起来,“尽善尽美”指的是事物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既符合道德规范,又具备美学价值,是极致的完美表现。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
用法 | 多用于评价人、事、作品等,表示高度赞赏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常见搭配 | “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的作品”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无懈可击 |
反义词 | 粗制滥造、马马虎虎、差强人意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成果 | 他这份报告写得尽善尽美,几乎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 |
艺术作品 | 这幅画不仅构图巧妙,色彩搭配也堪称尽善尽美。 |
个人品质 | 她待人接物总是尽善尽美,深受同事喜爱。 |
五、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对人、事、作品等的评价,不宜用于自然现象或抽象概念。
2. 语气程度: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过度夸赞。
3. 文化背景:该成语源于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六、总结
“尽善尽美”是一种对完美状态的追求和赞美,强调的是全面、极致的优秀。它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表现上,更包含了内在的道德与审美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接近这种理想状态,但也要明白,真正的“尽善尽美”往往是难以完全实现的,重要的是保持追求卓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