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帝号是什么】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身份和称号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他的帝号,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蜀汉政权的建立及其历史背景。
一、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在公元221年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刘备的帝号为“汉昭烈帝”,这一称号体现了他继承汉室正统的政治理念。
在古代中国,帝王的称号通常包括庙号、谥号和年号等。刘备的“昭烈”是其谥号,而“汉”则是国号。因此,他的正式称号为“汉昭烈帝”。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刘备 |
字 | 玄德 |
出生年份 | 161年 |
去世年份 | 223年6月10日 |
国号 | 汉(蜀汉/季汉) |
帝号 | 汉昭烈帝 |
在位时间 | 221年-223年 |
都城 | 成都 |
谥号 | 昭烈 |
年号 | 章武(221年-223年) |
三、小结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不仅以仁德著称,更通过建立蜀汉政权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他的帝号“汉昭烈帝”不仅是对其个人功绩的认可,也反映了当时对汉室正统的尊崇。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三国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