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通史是什么意思】“纪传体通史”是古代中国历史编纂学中的一种重要体例,主要用来记录从古至今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它结合了“纪传体”的结构特点和“通史”的时间跨度,是中国古代史书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总结说明
纪传体是一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记载方式,主要通过“本纪”、“列传”等形式来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而通史则指涵盖整个历史时期的史书,不是局限于某一朝代或时期。
因此,“纪传体通史”指的是采用纪传体结构,全面记录从远古到近代某一历史阶段的完整历史进程的史书。
二、核心概念解析
概念 | 含义 | 特点 |
纪传体 | 以人物为中心,分“本纪”、“世家”、“列传”等部分 | 重视人物生平与影响 |
通史 | 记录从古至今的整个历史 | 时间跨度大,内容全面 |
纪传体通史 | 结合两者,用纪传体结构记录整个历史 | 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
三、代表作品
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最具代表性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和《汉书》,但需注意的是,《汉书》属于断代史,并非通史。真正意义上的“纪传体通史”包括:
- 《后汉书》(范晔):虽然为断代史,但结构接近纪传体。
- 《三国志》(陈寿):也是纪传体,但为断代史。
- 《资治通鉴》(司马光):虽然是编年体,但对后世纪传体通史影响深远。
四、意义与价值
1. 系统性:能够全面展现一个历史阶段的整体面貌。
2. 人物为主:突出历史人物的作用,增强可读性和研究价值。
3. 传承文化:保存了大量历史资料,有助于后人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五、结语
“纪传体通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成果,它不仅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在内容上也极具历史价值。通过这种体例,我们得以更清晰地认识历史发展的全貌,理解历史人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部具体史书的内容或结构,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