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相关信息
书名: 《差序格局: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
作者: 费孝通
出版时间: 1948年
类别: 社会学/人类学
书籍简介:
《差序格局: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48年。本书以中国农村为背景,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特点和社会关系网络。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核心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人际关系中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这一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中基于血缘、地缘和人情的社会关系模式,并探讨了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个人行为、群体互动以及社会变迁。
费孝通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入分析,展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独特风貌,并结合历史与文化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本书不仅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自编目录章节
第一部分:乡土中国的社会背景
1. 引言:从乡土出发
- 什么是乡土中国?
- 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2. 乡村生活的日常图景
- 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
- 村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3. 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 家族观念的重要性
- 孝道在乡村社会中的体现
第二部分:差序格局的概念解析
4. 差序格局的核心思想
- 什么是差序格局?
- 差序格局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 人际关系的动态网络
- 血缘、地缘与人情的关系
- 个人在差序格局中的位置
6. 差序格局下的道德体系
- 仁爱之道的多层次表现
- 道德行为如何受差序格局影响
第三部分:差序格局的影响与挑战
7. 差序格局对现代社会的适应
- 城市化带来的变化
- 新旧价值观的冲突
8. 差序格局的局限性
- 缺乏公共精神的表现
- 对公平正义的潜在威胁
9. 如何构建新型社会关系
- 推动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差序格局的未来展望
第四部分:书评与思考
10. 对差序格局的理解与反思
- 个人视角下的差序格局
- 差序格局是否适用于现代生活?
11. 费孝通的学术贡献
- 差序格局理论的意义
- 对后世学者的影响
12. 结语:乡土中国的启示
- 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的本质
- 未来的可能性与希望
本书通过系统化的论述和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独特之处,并激发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