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古诗中极具代表性的送别诗之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孟浩然远行的深情送别,同时也展现了黄鹤楼这一历史名胜的文化底蕴。
一、诗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
>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孟浩然前往扬州的情景。诗中“故人”指孟浩然,“黄鹤楼”是武汉的著名景点,象征着离别的地点。“烟花三月”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也暗示了友人出行的时节。后两句则通过“孤帆远影”和“长江天际流”的意象,表达出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心随江水而动的深情。
二、诗歌结构与特点
项目 | 内容 |
诗体 | 七言绝句 |
作者 | 李白(唐代) |
时期 | 盛唐 |
主题 | 送别、友情、自然景色 |
意象 | 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天际 |
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艺术手法 | 白描、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
三、诗歌赏析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仅28字,却将送别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没有过多修饰,但每一句都蕴含深意。
2. 情景交融,情感真挚
李白在送别好友时,并未直接抒发悲伤之情,而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表的离愁别绪。
3. 画面感强,富有想象空间
“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让人仿佛看到一艘小船渐渐消失在天边,留下无限遐想。
四、文化意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不仅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重视。
此外,黄鹤楼作为诗中提到的重要地点,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凭吊古人,感受诗中的意境与历史的厚重。
五、结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其简洁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是李白送别友人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文化中友情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