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感统课】“感统课”是“感觉统合课程”的简称,是一种针对儿童发展过程中感知与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课程。它主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设计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提升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感官系统的整合能力,从而促进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效率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笨拙、情绪波动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感觉统合能力不足有关。因此,“感统课”应运而生,成为帮助孩子改善这些行为问题的重要方式。
一、什么是感统课?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感觉统合课程,简称“感统课”,是通过特定活动增强儿童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与运动系统之间的协调能力。 |
目标 |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专注力、动作协调性、情绪稳定性等综合能力。 |
适用对象 | 主要面向3-12岁的儿童,特别是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 |
理论依据 | 基于神经科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感觉输入与动作输出的整合。 |
教学方式 | 以游戏为主,结合器材训练和互动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 |
二、感统课的核心内容
感觉类型 | 作用 | 训练方式举例 |
视觉 | 帮助孩子识别物体、理解空间关系 | 看图说话、拼图游戏 |
听觉 | 提高语言理解和注意力 | 听指令做动作、音乐节奏练习 |
触觉 | 增强身体感知和反应能力 | 摸物猜物、触觉板游戏 |
前庭觉 | 调节平衡和空间感 | 秋千、旋转椅、滑梯 |
本体觉 | 提高身体控制和动作协调 | 平衡木、跳绳、投掷练习 |
三、感统课的意义
1. 提升学习能力:通过改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 改善行为表现:减少冲动、多动、情绪不稳定等现象。
3. 增强自信心:随着能力的提升,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会更加自信。
4. 促进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身体协调,还能促进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四、感统课的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理解 |
感统课只是玩游戏 | 实际上是科学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
所有孩子都需要上感统课 | 只有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才需要 |
感统课效果立竿见影 | 需要长期坚持,效果逐步显现 |
感统课只适合特殊儿童 | 其实对普通儿童也有积极影响 |
五、如何选择合适的感统课程?
选择标准 | 建议 |
教师资质 | 选择有专业培训背景的老师 |
课程体系 | 了解课程是否科学、系统 |
教学环境 | 安全、舒适、适合儿童的环境 |
家长参与 | 是否有家长沟通机制,便于跟进孩子进步 |
总结:
“感统课”并不是一个神秘的概念,而是一种基于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训练方式。它通过系统的感官刺激和动作训练,帮助孩子提升整体能力。对于家长来说,了解感统课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