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宫一号简介】“天宫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约两年后于2018年4月2日受控再入大气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一、天宫一号简介总结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主要任务是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包括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等。它为后续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以及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天宫一号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天宫一号 |
英文名称 | Tiangong-1 |
发射时间 | 2011年9月29日 |
发射地点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运行时间 | 约2年(2011年9月—2018年4月) |
重量 | 约8.5吨 |
轨道高度 | 约340公里至370公里 |
主要任务 | 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支持航天员短期驻留 |
交会对接 | 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完成6次对接 |
航天员驻留 | 支持3名航天员短期驻留(最长约1个月) |
最终结局 | 2018年4月2日受控再入大气层销毁 |
三、意义与影响
天宫一号的成功运行,不仅验证了我国在空间实验、生命维持系统、空间操作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也为未来建造大型空间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它是中国迈向深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的“天宫”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天宫一号的实践,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跨越,展示了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