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伯俞泣杖的意思】“伯俞泣杖”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悔悟之情。这个词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故事,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意义。
一、词语释义
“伯俞”是汉代人韩伯俞的名字,他以孝顺著称。“泣杖”则是指他因母亲用杖责打自己而落泪。这个故事体现了他对母亲严厉管教的感激与愧疚,也展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孝”的精神。
二、故事背景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韩伯俞年幼时因犯错被母亲用杖责打,他并未反抗,而是默默承受。多年后,母亲年老体衰,再次用杖责打他时,他却因感动而哭泣。他说:“昔者杖我,今则老矣,不能复痛。”意思是:过去你打我时,我尚能忍受;如今你年迈,再打我我却无法承受了。这一举动感动了众人,也成为了“伯俞泣杖”的由来。
三、词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伯俞泣杖 |
出处 | 汉代典故(《史记》等) |
含义 | 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悔悟,尤其是面对父母责打时的感激与愧疚之情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表达孝道、感恩或反思自身行为 |
情感色彩 | 温情、感人、含蓄 |
文化内涵 | 体现儒家“孝”的思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理解 |
四、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伯俞泣杖”虽然不再常见于日常语言,但它所传达的孝道精神仍然值得借鉴。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长辈的批评与教导时,应保持谦逊与感恩之心,而不是一味地抗拒或抱怨。
五、结语
“伯俞泣杖”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让我们看到,在亲情面前,真正的孝顺不仅仅是服从,更是理解和感动。这种情感,至今仍能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