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资本主义时代》:让我们将门关上并确定我们关上的是对的门

导读 文: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 第一章:数位化的未来,是异地还是故里? 我目睹他在卡吕普索的岛上,在寝

文: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

第一章:数位化的未来,是异地还是故里?

我目睹他在卡吕普索的岛上,在寝殿中哭泣、泪流成河。

卡吕普索限制他的行动,使他无法归乡。

——荷马(Homer),《奥德赛》(The Odyssey)

何谓监控资本主义?

监控资本主义单方面宣称,人类经验是能转化为行为数据的免费原物料。虽然部分资料用来改善产品或服务品质,但其他数据则被业主据为己有,并将其称为「行为剩余」(behavioral surplus)。他们将这些资料投入下阶段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机器智慧」(machine intelligence),将资料製造成「预测产品」,对你当下、下一秒以及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最后,这些预测产品会放在全新的市场上交易,而这种专门流通行为预测产品的市场,就是我所谓的「行为未来市场」(behavioral futures markets)。许多企业都迫不及待想在人类未来行为上下注,使提供此类商品交易的监控资本家得以迅速致富。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谈到此新兴市场的竞争之激烈,让监控资本家持续开发更具预测力的行为剩余来源,例如我们的声音、个性以及情绪。最后,监控资本家发现如欲取得预测能力最强的行为数据,就必须介入现况,刺激、哄骗、调整并聚集民众的行为,藉此导出有利可图的结果。市场竞争压力让业者改变策略,他们提供的自动化机器装置,不仅能预测我们的行为,更能大幅调整我们的行为。业者将重心从知识转移到力量上,发现只让群众个人资讯自动流入还不够,他们的新目标是让群众自动化。

在监控资本演进过程的这个阶段,生产方式必须配合日渐複杂的全面「行为修正手段」(means of behavioral modification)。基于这个目标,监控资本主义催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我将其称为「机器控制主义」(instrumentarianism)。机器控制力量不仅了解人类的行为模式,更能加以修正,使人做出满足他者需求的行为。这种力量不需要借助武器或的武力,只要透过由「智慧」网路装置、物件与空间连结而成,愈来愈普及的运算结构,就能利用这种结构产生的自动化媒介来达成目的。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探讨这种操作模式的扩张,并深入分析维繫这种网络的机器控制力量。想挣脱贪婪市场计画的魔掌,确实愈来愈困难。店家只要愿意付费,成为行为未来市场中的一员,那些计画就能伸出触手,温柔地将《精灵宝可梦GO》(Pokémon Go)手游玩家,赶到特定餐厅、酒吧、速食连锁店或商店消费。

在更贪婪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利用脸书(Facebook)上过剩的个人资讯,形塑你的行为模式,例如诱使你在週五下午五点四十五分购买痘痘药膏;在你週日晨跑结束,脑内啡在脑中极速流窜时,使你点下「同意下单」的按键,购入一双新的慢跑鞋;甚至,他们还能影响你下週投票时的选择。工业资本主义持续强化发展各种生产手段;而监控资本家与其他市场参与者,则一股脑地发展各种行为修正手法,让机器控制的力量愈来愈稳固、强大。

监控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与最初的数位化美梦背道而驰,让智慧居家成为古老的历史。一直以来,大家都幻想这种相互连结的形态,其中必然带有某种道德思维,因为「连结」本身就有利社会、兼容并蓄的特质,也让知识的分配和运用更加民主。但监控资本主义澈底推翻这种幻想,数位连结现在已是他人用来满足商业利益的手段。其实,监控资本主义具有寄生与自我指涉的特质。在马克思(Karl Marx)的旧有想像中,资本主义就像一只以劳工为食的吸血鬼。监控资本主义不仅展现了这种想像,还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监控资本主义吞噬的并非劳工,而是各式各样的人类经验。

一世纪以前,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发明经营资本主义,使其架构更完善、稳健;如今,谷歌循着类似足迹开创出监控资本主义,不断将其推向高峰。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实践上,谷歌都是监控资本主义的先驱。他们拥有鉅额资金,能不断进行研究与发展,也是实验与应用领域的拓荒者。但在监控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上,谷歌已经不是孤单一人。监控资本主义迅速蔓延至脸书,现在也正式进入微软(Microsoft)。证据显示亚马逊(Amazon)早已改变方针,以监控资本主义为发展目标。而对苹果(Apple)来说,监控资本主义不断带来挑战,它不仅是外部威胁,也是内部冲突与争执的起因。

身为监控资本主义的先驱,谷歌在那未开化的网路空间中,推动前所未见的市场营运操作,完全不受法律或竞争对手的阻挠,如同侵略性强大的物种,进入一个完全没有天然掠食者的生态系那样。谷歌的主管高速推动其业务的系统连贯性,公家单位与个人用户怎么追也赶不上。谷歌也从历史事件中获益。九一一恐攻后,被激怒的机器开始採取行动。他们开始培养、模仿、庇护并挪用监控资本主义的新兴能力,因为此能力能带来全然的知识,更能保证知识正确无误。

监控资本家很快就发现自己能为所欲为,而他们也真的这么做了。他们打着提倡与解放的口号,大肆利用当代社会的焦虑感,同时在檯面下採取真正的行动。在他们的花言巧语形容下,群众彷彿能从网路获得力量,而这些资本家的反应速度极为敏锐,更有信心能创造庞大的收益流。此外,他们準备要占领攻陷的那片领地,又是一片未开发、毫无防备的空间。上述因素就像一张隐形斗篷般,隐匿他们的真实操作。资本家主导的自动化流程,本身就複杂到令人难以理解,民众都被搞得一头雾水,而他们还不断宣称这是必然发展,种种因素都让监控资本家得以不受侵扰。

起初,大型网路公司竞争激烈,纷纷将行为未来市场的重心摆在网路行销上。但在现今,监控资本主义不只侷限于这波涛汹涌的竞争场域里。几乎所有以网路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全都将监控资本主义的机制和经济指令视为营运的预设模型。最后,这些竞争压力,迫使监控资本主义渗入网路外的离线世界。那套从网页浏览、按讚和点击纪录汲取数据的基础机制,也从你在公园中慢跑、边吃早餐边跟朋友聊天,或是寻找车位时,汲取养分和资讯,持续成长扩张。

现在,预测产品在行为未来市场上交易、流通,而此市场的範围已从网路行销广告拓展至其他领域,例如保险、零售、金融以及不断扩张的商品与服务企业。这些公司都想从这个有利可图的新兴市场中海捞一笔。无论是「智慧」居家配备,还是保险公司所谓的「行为承保」(behavioral underwriting),或是数以千计的其他交易,现在大家都在掏钱购买自己的主导权。

监控资本主义的商品或服务并非价值交换的实物。业者与用户之间,也未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正向互惠关係。业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反而像「钩子」那样,诱使用户掉入他们的单方面抽取运作中:剥夺用户的个人经验,将这些经验包装处理后,拿去满足他者的需求。我们并非监控资本主义的「顾客」。

虽然有句话说:「如果都不用付钱的话,那你本身就是商品。」但这个说法同样不正确。对监控资本主义而言,身为消费者的我们是相当重要的「剩余」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