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科学价值成疑打开潘朵拉盒子

导读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轰动全球,各媒体争相报导。负责项目的科学家贺建奎在星期日向《美联社》披露消息,隔日就参加在举办的国际人类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轰动全球,各媒体争相报导。负责项目的科学家贺建奎在星期日向《美联社》披露消息,隔日就参加在举办的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可谓抢尽风头。此次实验更变了胎儿的CCR5基因,理应杜绝了爱滋病毒感染人体的一个途径。

身为理科博士生,笔者自然希望科技能够造福人类;基因工程作为手段之一无可厚非。但贺建奎博士的此次实验,从科学和道德角度都值得关注甚至批评。

牛刀杀鸡

为避免爱滋病而编辑婴儿的基因是多此一举,甚至反倒来会伤害免疫力。

《美联社》报导,参加实验的七对父母中,男方均携带爱滋病毒而女方则没有患病。根据北京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这样的父母完全可以生出健康的婴儿,无须编辑基因。而宾州大学的Kiran Musunuru教授接受《美联社》访问时指,携带非正常CCR5基因的人们会更容易被流感杀死。

编辑基因不是为了变得更健康吗?为了爱滋病而跟更常见的流感作对,值得吗?

雷声大、雨点小

此次实验没有作出技术突破,其科学价值跟引起的关注不成比例。

用来编辑基因的CRISPR/Cas9 技术,由张峰以及Jennifer Doudna/Emmanuelle Charpentier团队分别发明。虽然两帮人还在争夺技术的专利,但CRISPR早已被广泛应用,并非新事物。

因此,今次主要「突破」在于斗胆进行临床实验。由于明文禁止为非实验室用途编辑胎儿基因,贺建奎及合作者Michael Deem把研究搬到。(虽然在也不一定合法)。法律的限制看似克服了,有没有科学成果却成了疑问。贺建奎真的编辑了婴儿的CCR5基因吗?防止爱滋病的效果如何?有没有长期观察副作用及健康状况的计划?没有人知道。

科研结果理应通过同行评审,确保研究方法无甚破绽才公诸于世;这是行内的一贯做法。贺建奎在国际会议前自己向媒体发放消息,有譁众取宠之嫌。

这次的争议,不禁让笔者回想起2014年轰动物理学界的一则新闻:BICEP2团队宣布观察到宇宙太初「暴涨」的证据,并让消息登上《纽约时报》头版!一年后经过多方检验,现时物理学家的共识认为,2014年的测量结果其实源自宇宙尘埃、而非「暴涨」这个宇宙形成过程中可能的一环。大肆宣传后承认研究结果无效,只会损害公众对专业领域的信任;宇宙学如是,基因工程如是。

更何况,宇宙学的论文可以收回,但诞生了的生命却不可轻易抹去。此次基因工程可能带来的伤害和痛苦,跟物理研究不可同日而语。

缺席的伦理评审、风险巨大

令人细思极恐的不只是科学本身,而是造假和缺席的伦理把关。

《端》媒体引述各方报导,指贺建奎有可能伪造伦理评审的结果。合作医院的总经理表示院方跟贺建奎没有联繫,而流传网路的《审查申请书》上的七个签名虽然字迹很像本人,但本人并不知情。与此同时,深圳科创委表示并没有资助相关研究,贺建奎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纪录中声称的资金来源并非属实。(注册纪录截图见此)

类似的指责不赘,还有待贺建奎本人澄清。但为什么临床基因编辑会这么富有争议性呢?文章将近尾声,笔者就其中两点简单论述。

一,不成熟的技术可能会损害实验人体的健康,其基因经过繁殖更可能祸害全球。CRISPR是现时最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但依然有可能无意中改变了目标以外的基因,俗称「脱靶」,后果无法预计。因此,临床实验的风险太高而暂时不值得尝试。

二,长远来说,有固化贫富悬殊的可能。现时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大多在于机遇和物质条件,臭皮囊还是差不多一样的。但如果有朝一日基因工程发展成熟,体力、免疫力甚至智力可以随意用金钱订製,那么穷人会成为物理事实上的贱种,永世无法翻身。道德上容许怎样的基因工程,是个大哉问。有兴趣深究者可阅读历史学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神人》(Homo Deus),这是本深入浅出的好书。

总言之,这次基因编辑婴儿的科学价值成疑,更有打开道德潘朵拉盒子之嫌。基因工程跟以往的医学争议的分别,在于前者从根本改变「人类何以为人」的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