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敛声的意思是什么】“屏息敛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紧张、专注或害怕时的状态。它形象地表达了人为了不被发现或保持安静而停止呼吸、压低声音的行为。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屏息 | 指屏住呼吸,形容极度紧张或专注的状态 |
敛声 | 指压低声音,不发出声响 |
整体意思: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为了不引起注意或保持安静,而刻意控制自己的呼吸和声音,表现出一种高度警觉或紧张的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屏息敛声,不敢动。”
- 用法:多用于描写人物在危险、紧张或需要隐藏身份时的表现。
- 例句:
- 他屏息敛声地走进房间,生怕惊动了里面的敌人。
- 在考试现场,考生们屏息敛声,生怕出错。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谨言慎行、噤若寒蝉、低声细语 |
反义词 | 喋喋不休、大声喧哗、高声喊叫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情报行动 | 特工在执行任务时需屏息敛声,避免暴露 |
考试环境 | 考生在考试中保持安静,避免干扰他人 |
紧急情况 | 在突发事件中,人们可能因紧张而屏息敛声 |
家庭氛围 | 孩子做错事时,可能会屏息敛声,等待责备 |
五、总结
“屏息敛声”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它常用于描写人在面对压力、恐惧或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时的表现。在文学作品、日常交流乃至影视剧中,这个成语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紧张、压抑或谨慎的情绪氛围。
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出处、用法及适用场景,可以更准确地运用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