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教授:科技大厂该摆脱「快老二」心态才能在创新路上跨大步

导读 文:洪士灏(台大资工系副教授) 关于「创新」、「创业」这些事情,我已经讲了好几年。我是讲给有心想学习、有心想投资在自己的未来的

文:洪士灏(台大资工系副教授)

关于「创新」、「创业」这些事情,我已经讲了好几年。我是讲给有心想学习、有心想投资在自己的未来的人听。许多人老神在在,许多人徒呼负负,是必然之事,所以机会到来之时,是给那些少数有準备的人来利用的。

前瞻者、创新者、创业者,大概都是能够忍受孤独、特立独行的小众。如果是大众,那就没什么好讲的。

这些年来,接触到国内的一些科技公司和创投,没什么气魄,政府单位和学校就更不用说了。主要的问题在于「识人不明」和「心态保守」,所以往往只敢把资源投在那些「有名的大咖」和「已证明在短期内能够赚钱的东西」上,因此创新度不足;而大部分三五好友自行研发有创新成果出来的,受限于资源,相对于世界水準来说,技术门槛都不是顶高。

请注意,我不是说一些技术门槛不高的新创团队不好,而是说光是靠创意和商业模式取胜的话,能够发挥的题材有其限制,而追逐者众,成功的机会自然也有限。

我个人对于「升官」和「发财」这两件事,并非看得很重要,所以没什么意愿下海去搞低科技门槛的创业,而且已经很多人在做这个了,不缺我一个。但是高科技门槛的创业,不只需要大把的银子,更迫切需要的是高阶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哪里?够不够?準备好没有?

3月2日马云宣布100亿创业基金,计划设立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基金,以扶植年轻企业家发挥创意及潜力。机会来了,各位有心创业者準备好了没有?要先看懂门路才行。

几乎与马云同时,联发科也宣布将成立策略投资部门,先带着新台币93亿元投入大中华区、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新创公司,寻找下一个小米及阿里巴巴。

虽然规模没有阿里巴巴大,但目标不同,不必用金额来比较,「寻找下一个小米及阿里巴巴」,只是广告词,不必太理会。联发科创业投资部门将积极注资于半导体系统和装置、网路基础设施、服务和物联网(IoT)等领域的新创公司。

根据我与联发科合作的经验,我可以提出几点建议:

联发科想做的,大部分都是有技术门槛的东西,虽然不见得要做到世界第一,但是还是需要高阶的人才。去年联发科想雇一千多位技术人员,结果好像雇不到三分之一,我私底下常常收到徵才的讯息。你现在如果想要做高技术门槛的创业,人才又更缺乏了,去哪里找?除了到国外找人才之外,当然得靠大学来培养人才。因此,我建议你们,主动、大手笔赞助国内的教育事业。(很感谢贵公司赞助我们台大HSA讨论会的餐费,但是希望你们可以更主动、更大方、更广泛些,让更多学子受惠。) 联发科、台大、科技部的「大联盟」合作研发案,对于培育技术人才的确有相当的帮助,但是,经费实在不多。坦白说,有些实验室所开发出来的技术,远比得贵公司所提供的经费有价值多了,因此我建议你们主动跟学校的研究团队一起来看看是否有成立新创公司的可能性,这样比较能够吸引到一流的人才全心全力来做高科技门槛的新创事业。(也许要请你们的「策略投资部门」出来参加合作研发案,评估是否有商业化的机会。) 联发科近年来急速成长,公司规模庞大,面对世界强敌,在管理、研发、创新上势必面临挑战。尤其是创新,一直不是联发科为人所知的强项。有趣的是,有强势研发能量的公司,未必能够创新,例如Intel就是一个例子,多年来买了许多公司,想拓展处理机之外的业务,都做不大起来。联发科内部的研发态度如果过于保守,势必与创新投资的作为格格不入,甚至成为兄弟阋墙。我希望你们这个策略投资部门是玩真的,有积极主动的作为。

基于与联发科的情谊,我才写那么多,不过很多东西在细节中,不在此赘述。做高技术门槛的创新,必须知道最进步的技术,而且要有办法追赶、甚至超越。

Qualcomm在前天大力提倡他所谓的Zeroth Platform ,事实上谈的就是我几天前讲的「智慧应用」所需的平台技术。Qualcomm宣称:The mobile experiences of tomorrow will be defined by the devices that can adapt and learn from our every move — ultimately simplifying and enriching our daily lives.(编译:未来的行动体验,将会由那些演进学习我们每个动作的装置来决定,最终这些行动装置将简化与丰富我们日常生活。)

今天各位看到的巨量资料分析、机器学习技术,在不远的将来,会在行动装置上实现,而且不需要藉由云端。这样的软硬体整合平台,Qualcomm称之为Zeroth Platform,我们在几年前与联发科合作,以及后续计画中,已经发展出相关的技术和平台。很可惜,几年前的联发科,不大在意前瞻软体的开发,也不懂软体的价值,一天到晚问我们这样的技术要怎么拿出去卖钱,有点鸡同鸭讲。这样的经验,是我提出上述第三点建议的原因之一。

研究系统的高手,要能够分析和预测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这样才有办法洞烛先机,而不是辛苦当「快老二」。我不敢说我们的研究有多伟大,但事实证明,我们在观察业界科技发展趋势和订定研发策略上,做得还不错。其实并不难,首先要能够摆脱做「快老二」的心态,才有创新的机会,也就在创新的路途上跨出一大步。

全文获作者授权刊登,文章来源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