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棉、拉链、不鏽钢……10大影响世界的发明原来都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读 历史课本上念到就头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沉重的各国争战、领土消长、条文规约外,其实还是有许多有趣的史实存在,例如10大影响人类

历史课本上念到就头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沉重的各国争战、领土消长、条文规约外,其实还是有许多有趣的史实存在,例如10大影响人类超过百年的发明,全是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20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满百年的此时,来看看有哪些你习以为常的发明全都是来自战争时期。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先猜一下,哪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物品是诞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影响範围可是食衣住行通通有。

半个的人口数消逝战火中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你还记得课本上的介绍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当时因为主要战场在欧洲,故20世纪初期的又有人称这为「欧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当时币值)。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Jussi CC BY 2.0

01. 卫生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前,那时还是家小小公司的「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舒洁卫生纸就是他们的产品之一)就已经发明了叫做「纤维棉」(Cellucotton)的东西,当时该公司的研究部部长马勒(Ernst Mahler)和副总裁金百利(James, C Kimberly)到处走访德国、奥地利和斯堪地那维亚一带的造纸厂,他们就找出了这种比棉花吸水力强五倍的纤维,如果大量生产还能降低一半的生产成本。

他们两人把纤维带回后,就进行商标注册,之后在1917年加入战争,他们就开始製造外科手术中会使用到的棉製绷带,当时他们以每分钟380-500英尺(约115-152公尺)的速度来提供战场所需。

但是,让吸水力超强的纤维棉声名大噪的,是红十字会的护士们,当时护士发现纤维棉可以用来应付月经,也就是这「非官方」的用法让金百利克拉克因而大赚。

根据金百利克拉克公司表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金百利克拉克的棉製绷带产线曾一度停摆,因为原本的客人:战时的士兵还有护士们,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当时金百利克拉克就将剩余的棉製品买回,再重新创出另一个市场。

「经过2年不眠不休的研究、实验和市场调查后,金百利克拉克发明了用纤维棉製成的卫生棉还有纱布,于是1920年时,就在威斯康辛州的尼纳(Neenah)当地,一间小木屋中开始有女性工人用手工的方式做出卫生棉。」金百利克拉克公司说。

这项产品的名字就叫「靠得住」(Kotex,名称摘自"cotton texture"),这项每位女性都相当熟的商品就在停战后两年的10月正式与大众见面。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obert S. Donovan CC BY 2.0

​02. 面纸

在当时,要卖好卫生棉实在很困难,因为女性一想到要跟男店员买这样的商品就倒胃口。于是金百利克拉克公司就建议店家,请他们让客人把钱投进箱中走人就好。虽说卫生棉事业确实有起色了,但对他们而言还是不够好,所以他们又把眼光放到了另一个市场。

大概在1920年代时,加州的一位伯特("Bert" Fourness)想出个点子,他把纤维棉熨烫之后做出了柔软滑顺的触感,经过多次实验后,1924那年,每个人都听过的「可丽舒面纸」(Kleenex)诞生了。

编注:在,Kleenex多是叫做「舒洁」,其实这是两家公司合併之后的演变;金百利克拉克公司的产品在进入前称为「可丽舒」,之后与製作舒洁面纸的「史谷脱纸业」合併后,舒洁也成为金百利克拉克旗下的一个品牌。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Chris Chrissss CC BY 2.0

03. 拉鍊

从19世纪中开始,人们就开始研究各种五花八门的钩子和扣子,希望能找到一种方便保暖的方式,一直等到移民的瑞典人桑德贝克(Gideon Sundback)找到方法才有了解决方案。

桑德贝克当时受僱于「通用固件公司」(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的产品设计经理,他发明出一种叫做「无钩钮扣」(Hookless Fasterner)的零件,主要是利用滑动的方式结合两排齿状鍊条在一块,这项发明在一战时被用到的制服还有靴子上,大战结束后,也渐渐可以在一般大众的生活中见到它。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tiffany terry CC BY 2.0

04. 太阳灯

1918年的冬天,当时德国柏林的孩子们有一半都患了「软骨病」(rickets),这是一种骨头变软变形的病症。当时儘管知道这可能与贫穷相关,但人们就是找不出病因。一位名叫库尔特‧胡尔德辛斯基(Kurt Huldschinsky)就发现病患们的脸色都相当苍白,他就决定在4名患者上实验看看,其中一名3岁的患者名叫亚瑟。

库尔特医生将四位患者放在发出紫外线的水银石英下进行治疗实验,随着实验进行,他发现年轻患者的骨头有越来越强壮的现象,于是在1919年的夏天来临时,他把患者带到了户外阳光下。

库尔特发表他的研究后,得到相当大的欢迎,德国的孩子们都被带到阳光下。在德勒斯登(Dresden)地区,还出现人们将街灯拆下给孩子们照射治疗用。

之后的学者们发现,为了要让骨骼增长除了钙质之外还必须有维他命D,而且要触发这样的生长过程就要让紫外线介入。因为战争带来的营养不良,却间接地让人们找到了治疗软骨症的药方。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05. 日光节约时间

其实,现代人碰上春天会把时间往前调,碰上秋天就往后调的想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前就已经出现,1784年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着名政治、科学家,发明避雷针)就曾在一封寄到《巴黎期刊》(The Journal of Paris)的信中谈到这个点子,他表示碰到夏天时,人们会浪费蜡烛,因为太阳比较早升起,也比较早落下,这使得还在睡梦中的人们无法有效运用阳光,傍晚也因为还没到睡觉时间得点上更多烛光。

同样地,来到1895年时,纽西兰也有传出类似的建议,英国则是在1909年时有人想到这点子,但当时都还是没有具体做法出现。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光调节的概念终于落定,当时因为缺乏燃煤,德国政府就宣布1916年的4月30日开始,时钟的时间要往前快转从23点调到24点,这也就是让傍晚多出了能使用日光的时间,进而减少用在暖气还有照明的煤炭用量,这样的做法也迅速地在其他国家传开。

英国方面,是在1916年5月21日开始这项作法,其他国家也开始跟进,是在1918年3月19日时建立起几个时间区,并在当年的3月31日正式立法通过日光调节时间。

其实在大战结束后,曾有段时间人们不再跟随日光调节的规定,但在多年后这个点子又回到人们身边。

小补充:日光调节

曾因全球能源危机由中华民国政府下令实施。每次起讫日期略有更动,正式名称则称为「夏令时间」或「日光节约时间」。但在1980年起,因民间对此制度反应不佳,再度停止至今。

曾经使用夏令时间纪录如下: ● 1945年至1951年的5月1日至9月30日 ● 1952年的3月1日至10月31日 ● 1953年和1954年的4月1日至10月31日 ● 1955年至1959年的4月1日至9月30日 ● 1960年和1961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 ● 1974年和1975年的4月1日至9月30日 ● 1979年的7月1日至9月30日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06. 素香肠

说到素香肠,你可能会觉得这应该是个崇尚素食的嬉皮族在1960年代的加州所发明,但你错了,用黄豆製作的素香肠其实是由德国二战后第一位艾德诺(Konrad Adenauer)所想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艾德诺还是位柯隆(Cologne)市的,当时他碰上英军围困他们在城中的窘境,城内人们缺粮之下四处都是饥荒丛生,满脑点子的艾德诺当时就研究了许多方案,希望可以利用现有的食物来取代稀少的肉品。

于是,当时他就开始用混合了米粉、大麦粉和罗马尼亚粟米粉的方式,取代一般小麦做麵包,这在当时流行了好一阵子,直到罗马尼亚参战断了栗米粉来源后才渐渐消失。

在麵包替代作法结束后,艾德诺转向找寻其他可以做肉品的材料,结果他找到了大豆。当时的人们就戏称这是个「和平的香肠」(Friedenswurst),当时艾德诺想替他的和平香肠申请专利,但因为对德国的专利局来说,当时对香肠的认定就是要有含肉才行,所以艾德诺的专利申请被打了回票。

有趣的是,他在英国——当时德国的敌人——却得到认可,1918年6月26日,艾德诺的素香肠成功申请到英国当地的专利权。

艾德诺之后还发明了电子仪器来替进站的列车除虫,也想出用在烤麵包机内的小灯,但没有一样发明可以像他的素香肠那样得到世界认可还历久未衰。现在的素食者们都得向他致意,毕竟没有艾德诺的点子,现在的素食餐盘上就没那么有味道了。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07. 不鏽钢

我们真的要好好谢谢英国科学家布雷利尔(Harry Brearley),因为他的发明我们现在才有不会生鏽的不鏽钢可用。1913那年,布雷利尔的不鏽钢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冶金工业,现代世界中的许多事物更可说是由他的不鏽钢发明所组成。

当年,英军希望可以替枪枝找出更好的金属,因为早期的枪枝在不断的射击下,子弹的摩擦与热力会让枪膛耗损,当时的布雷利尔就接到任务,要找出更坚硬的枪膛材料。

起初,布雷利尔曾试着将铬加入钢铁中,但据传当时他不满意合金的状态,就把成品随手丢入垃圾堆中。一段时间过后,布雷尔利发现这块合金没有生鏽,于是世界上第一块不鏽钢诞生了。

受惠于布雷利尔的发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许多不鏽钢材应用在飞机的发动机製造上,如今,这项发明已经成了随处可见的物品,从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刀叉,再到医院器材,布雷利尔的发明组成了我们现代人的世界。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08. 茶包

茶包不是因为世界大战影响而诞生的产物,它其实是在1908年时由的茶商所发起的,当时的茶商会把送给客人的茶叶分装成小包装,但不知道是意外或是故意,当时的茶商把茶包弄掉进水中,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一家德国的公司「恬康乐」(Teekanne)在大战时複製了这样的点子,并进一步发展成用棉包装成的茶包,当时的人们还称这为「茶炸弹」(tea bombs)。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09. 驾驶通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飞在天上的驾驶员没有办法和他的伙伴或是地面上的人们沟通。

在战争刚开始时,多半依赖缆线来沟通,但这种方式会因为坦克车或是砲弹冲击砍断缆线而受阻,当时德军也找到可以藉此窃听英军的方式。其他诸如传令兵、飞鸽传书、旗帜、灯光等等…都有人使用过,但最后都因为不合用难以持久。

对天上的飞行员来说,他们当时得靠人们喊叫和比手画脚来沟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无线电诞生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无线电已经诞生,但进一步的应用仍需要持续发展;早年因为飞机引擎噪音的关係,一度让装在机上的电话无用武之地,直到1916年时才有决定性进展出现,当时人们想出了飞行头罩,让驾驶员可以在噪音隔绝的状态下用麦克风和耳机沟通。大战结束后,这样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盛行。

地球图辑队|Photo Credit: Reuters/达志影像

10. 手錶

虽说手錶不是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诞生的发明,但真的让大家开始流行使用这项配件的时机点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战之后,人们也开始习惯看手錶来确知时间。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男人们知道时间的需求越来越高,有点钱的人也开始买起可以放在口袋中的怀錶。至于女人,很奇妙地想出了不一样的点子,伊莉莎白一世就想到用皮带把一个小巧的錶绑在手臂上。

在打仗时,知道时间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重要,像是战场上的炮台需要知道在甚么时候同时发射,于是当时就有製造商做出了士兵可以在两手忙着其他事情,也能知道时间的设计──手腕上的錶于焉诞生。

另外,飞行员也需要可以把手空出来的设计,所以腕錶开始取代怀錶成了大众的主要辨认时间工具。珠宝钟錶商Mappin and Webb曾为了波尔战争设计出一种用洞与手柄固定錶带的手錶,并吹嘘着他们的錶在恩图曼战役(Omdurman)帮助了多少。

但还是要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手錶的普及化才正式确定,尤其是在当时相当风行使用「徐进弹幕」(creeping barrage)的方式进攻之下,时间的準确性就特别重要,如果时间点不对,就会让我方的士兵伤亡惨重。(编注:徐进弹幕指的是先用大量砲火攻击扬起烟幕作为掩护,让敌方看不到壕沟的状况,在让我方的步兵往前移动)

当时因为指挥炮击的距离很远,信号弹不好辨别外加每次砲击行进的速度很紧迫,此外,信号弹也容易被敌方发现,种种因素让手錶成了最佳选择。英国的柯芬特里(Coventry)地区的錶商威廉姆森(H Williamson)在1916年的年会报告中就谈到︰「据说每四位士兵就有一位有手錶,其他三人则是赶着要」。时至今日,你知道的那些知名品牌其实都可以回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例如卡地亚(Cartier)的坦克腕錶系列就是受到战时的雷诺坦克(Renault)的外型所启发。

原文报导:10 inventions that owe their success to World War One

本文获地球图辑队授权刊登,原文于此 原标题:10大想不到发明全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