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的Last Mile在哪里

导读 文:Ms Bubble 电影场景里翘脚捻鬍鬚的开车经验,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全球首批无人驾驶计程车,nuTonomy,已经于去年

文:Ms. Bubble

电影场景里翘脚捻鬍鬚的开车经验,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全球首批无人驾驶计程车,nuTonomy,已经于去年暑假(2016/8)在新加坡试营运;在Google总部附近的Mountain View街道,跟无人车一起停红绿灯的经验,也在这几年变得屡见不鲜。儘管现今加州法律规範这些无人车里面还是必须有真人「备用」驾驶,但是每每被无人车环绕时心中的悸动,还是溢于言表。毕竟,无人车并非一个一蹴可达的产品,而是随着汽车工业发展,一步一脚印,从驾驶辅助慢慢发展衍生出来的。

无人车的先驱Google六年多前就开始在加州路测无人车。犹记最一开始是Toyota Prius,车顶搭载类似拱门状的感应器,到2012年的Lexus搭载类似金字塔状的感应器,到最近Google自己出品,彷彿戴着黑色小帽子的白色圆弧流线形Google Car。

无人车界Waymo或Cruise最受瞩目

为了凸显无人驾驶车背后的人工智慧技术,去年年底Google将无人车事业部单独划分成Waymo公司。而除了Google之外,还有其他20多间公司也在加州进行无人车的测试。

根据加州车辆管理局二月发布的报告,Waymo的无人车表现更加成熟,不仅在总道路测试里程大幅领先其他竞争者,被人工干预的平均里程数上,也远低于同业的无人车。

紧追在后的GM/Cruise也值得注意。2015到2016年间,GM/Cruise的自动驾驶能力有跳跃性的成长。相较于Google/Waymo专注于郊区的驾驶测试,GM/Cruise专攻于较複杂城市道路测试。从今年一月Cruise执行长Kyle Vogt发表的路测录影带中可以发现,即使在複杂的旧金山市区,GM/Cruise依旧游刃有余。

为什么旧金山街道的的路测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旧金山的市区道路窄小,坡度又大,单行道、公车道、轻轨道错综複杂,有时共用车道、有时候又有专用车道,计程车、自行车跟行人更是出了名的不按牌理出牌。虽然我在跟硅谷每天开车通勤多年,但对久久才进城一次的我来说,在旧金山驾驶绝对不是个令人享受的经验。因此这个表现不俗的GM/Cruise很有可能是无人车市场的黑马。

无人车安全吗?

加州政府规定,只要发生无人车事故,测试公司必须要在十天内回报事故内容。不过回顾2009-2015六年,Google/Waymo仅仅申报了11起小意外,以无人车行驶约十六万公里的数字上来说,这机率还算可靠。

从申报的事故起因来看,其实并非无人车的软体故障,而是对方的人为疏失。譬如去年2月底,Google一辆无人车準备变道时,原先判断后方大巴司机会採取减速并等待它变道,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又或者是去年九月,对方来车闯红灯,导致无人车误判而发生擦撞。

发生在去年五月的首宗无人车死亡车祸,更是被专家认为是特例。很有可能是因为事故当天天空晴朗、阳光强烈,Tesla S型轿车自驾系统才未能辨识出前方正在左转的白色货车,没有启动自动煞车。

这些情况带出了另外一个「无人车如何跟人类交手」的积极讨论,而这也是除了技术成熟度,以及政府法规之外,大众对于无人车最大的怀疑。

人类驾驶vs.无人车驾驶

无论是统计模型或机器学习,若遇上人类,经常派不上用场。虽然乍听之下,模拟人类司机的行为模式,就如同开发新车前,车厂模拟天气或者交通状况一样,但是光常见的four way stop,在真人驾驶的情况下,都很难有个一以贯之的行为模式了,更何况要把这个模式写在无人车的软体上。

以来说,在速限65英里(104.6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大多数的车子会开到将近80英里(128.75公里)。这时候,无人车应该要顺着车潮开到80英里(这就是人最常说的follow the traffic,意思是尽可能顺的车流,不要突兀的当成慢速车或者快速车),还是应该行驶在所谓「安全的」65英里?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类驾驶与机器驾驶是互补的。机器驾驶最擅长的是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不会疲倦,但人类驾驶却擅长处理複杂又特殊的突发情况。在这前提之下,如何在下个世代的无人车软体中让两者互补,截长补短,又是另外一门待研究的课题。

汽车产业拥有1.5兆商机

无人车影响的层面将广至食衣住行育乐,但最直接的应该是汽车产业以及保险业的大洗牌。麦肯锡在季度报告中指出,儘管全球汽车产业的销售量仅有2~3%的成长,分享式移动(shared mobility)以及其周边的连结服务,将带动汽车产业在2030年的市场规模提升30%,构成整体高达1.5兆美元的庞大商机。

传统的汽车製造业靠汽车销售来获利,但是无人车车商则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直接经营接送服务,改变汽车业的供应链结构。而其配套的车险供应商等,也可能因此改变商业模式,不再根据驾驶的驾驶纪录当作收费指标,往海运公司的投保模式靠拢。

除此之外,双薪家庭的父母不再需要因为接送孩子上下学而提早下班,年迈或者生病而无法开车的民众可以重拾出门乐趣,因为无人车路线的最优化,汽车排碳量将大幅减少(如果那时候电动车还没有普及的话),寸土寸金的市区内停车场可以转作他用。而因为长途通勤不再痛苦,郊区的居住需求可能增加。在商业或公共用途上,邮差、清洁队或者货运公司,可能会倾向使用无人机投递服务,导致低阶工作机会的消失。如果将无人车结合共乘,势必将形成颠覆性的改革以及周边的新兴产业。

新加坡的无人计程车nuTonomy已经往「最后一公里」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前进了。是否无人车技术的成熟,加速消费级机器人技术的研发进程,也能让人工智慧往更快速地往下个阶段迈进呢?

注释

高速公路管理局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截至2017/2/9,在加州进行无人车测试的公司名单:Volkswagen Group of America, Mercedes Benz, Google, Delphi Automotive, Tesla Motors, Bosch, Nissan, GM Cruise LLC, BMW, Honda, Ford, Zoox Inc., Drive.ai Inc., Faraday & Future Inc., Baidu USA LLC, Wheego Electric Cars Inc.,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NextEV USA Inc., Telenav Inc., NVIDIA Corporation, AutoX Technologies Inc, Subaru. 用的指标是disengagement/miles 也就是每英里的人工干预次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p6Ubf6mE4 路口的Stop标誌,司机要根据哪辆车子先停车作为通车的优先顺序

本文经英语岛杂誌授权刊登,原文刊载于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